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科研团队  智能控制与网络系统研究所
智能控制与网络系统研究所  

智能控制与网络系统研究所


一、团队/研究所简介

智能控制与网络系统研究所由教授、青年博士等7组成,团队负责人为李媛媛教授。研究所坚持科学研究与产学研并重,注重校企合作,与“国家级人才”陈少棠博士建立深度合作,与固高科技、深圳越疆、中国航天九院13所等高等研究所、知名企业建立长期伙伴关系。近年来,团队成员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人才计划、校人才计划资助,初步建成老、中、青三代科研梯队,成果突出,辐射自动化系的科研团队。

二、团队负责人

李媛媛,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华大学工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聘任bat365在线平台副院长。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及应用研究,近年来,重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计算智能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项目、江西省03专项及5G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牵头团体标准建设,授权发明专利多项,主编教材多本。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编教材2本。指导研究生创业及创新项目、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

三、团队主要成员

1. 阚秀,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亚洲控制协会会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智能物联系统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随机系统控制学组委员。毕业于东华大学,英国Brunel University信息系统与计算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控制、路径规划、网络化系统建模、多指标滤波/控制/状态估计。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bat365在线平台展翅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1项,校启动基金1项。在相关领域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System & Control Letters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10余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2. 奚峥皓,工学博士,副教授,院双创中心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自动化学会认知计算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智能控制。本科教学主讲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专业综合设计等专业课程;研究生教学主讲工程伦理。主持教育部教学项目2项,参与校级课程建设项目2项,教材建设项目2项,带领研究生获得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等多个竞赛奖励。在科研方面,参与完成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目前参与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各1项,主持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校启动基金各1项。在相关领域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3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SCI一区TOP期刊。担任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工程科学学报等期刊,以及CACCCC等多个国际会议论文审稿人。

4.曹乐,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MEMS传感器、惯性导航技术、微弱信号处理等方向。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入选bat365在线平台展翅计划。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多家企业的仪器设备研制开发,产品涉及医疗仪器、工控设备、环境传感器、导航定位等领域。近五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3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授权2项。

5. 江蓓,物理学博士,讲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光子学,光学传感。发表SCI论文3篇,现有校启动基金1项。

6. 李海波,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电子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导航,图像视频智能分析处理。参与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1项目,航天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无人飞行器自主着陆环境感知关键技术)1项。

7. 陈小龙,工学硕士,讲师/软件工程师,有企业工作经历。主要从事科研方向:Linux系统软件开发、AI软件开发和网络安全。指导本科生完成AI结合PID控制系统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机械手抓物系统的项目开发,指导研究生在开发AI结合自动控制系统的地质现场的智能工地的项目开发。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目,实用专利授权若干项,发表教学论文和科研论文若干项。

四、主要论文及专利成果

1. Yuanyuan Li*,Meng Shao,Bei Jiang,Le Cao.Surface acoustic wave pressure sensor and its matched antenna design[J].Measurement and Control. 2019, 52(7-8):947-954.

2. Yuanyuan Li*,Lingyu Hou,Wei Yao,Ming Tang,Qichun Sun,Jiahang Chen[J]. Prediction of Wind Turbine Blades Icing Based on Feature Selection and 1D-CNN-SBiGRU.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2021, 81(3):4365-4385.

3. Yuanyuan Li*,Jian Yang,Bei Jiang,Le Cao,Xiangyi Shen,Meng Shao.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for sensitivity of shear horizontal surface acoustic wave micro pressure sensor with groove structure[J].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32(1):015103.

4. Yuanyuan Li*,Jitong Li,Jian Huang,Hua Zhou.Fitting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measured data of SAW micro-pressure sensor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J].Measurement,2020,155(2020)107533.

5. Xiu Kan, Jinling Liang, Yurong Liu, and Dobaie, Abdullah M. Robust H-infinity state estimation for BAM neural networks with randomly occurring uncertainties and sensor saturations, Neurocomputing, Vol.311, pp.225-234, 2018.

6. Xiu Kan, Huisheng Shu and Zhenna Li, Almost sure state estimation for nonlinear stochastic systems with Markovian switching, Nonlinear Dynamics, Vol.76, No.2, pp.1591-1602, 2014. 

7. Xiu Kan, Zidong Wang and Huisheng Shu, State estimation for discrete-time delayed neural networks with fractional uncertainties and sensor saturations, Neurocomputing, Vol.135, pp.130-138, 2014.

8. Xi Zhenghao, Yuhui Niu, Jieyu Chen, Xiu Kan, Huaping Liu.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of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by Parallel Neural Networks Combining Texture Featur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0

9. Xi ZhenghaoKan XiuCao LeLiu HuapingManogaran, Gunasekaran. Research on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nd MAC Protocol and Location Algorithm, IEEE Access, 2019

10. Bei Jiang; Hailang Dai; Xianfeng Chen, Enhancement of stimulated emission by a metallic optofluidic resonator, Photonics Research, 2018.6, 6(6): 597~600

11. Bei Jiang; Hailang Dai;Yun Zou;Xianfeng Chen, Continuous detection of micro-particles by fiber Bragg grating Fabry-Pérot flow cytometer, Optics Express, 2018, 26(10): 12579~12584

12. Dai Hailang; Bei Jiang; Xianfeng Chen, Ultralow-threshold continuous-wave lasing

assisted by a metallic optofluidic cavity exploiting continuous pump, Optics Letters, 2018, 43(4): 847~850

13.Le CaoShangchun FanZhanshe GuoCheng Li. Study on solving method for output signal of frequency resonant gyroscope.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2017, 23(7):2675-2683.

14.Le CaoShangchun FanZhanshe GuoLong Xu. A method to simulate the vibrating characters of the resonator for resonant MEMS gyroscope.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2016, 22(9):2315-2327


五、主要项目成果

团队成员均有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经历,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同时,注重产学研,积极服务社会和产业需求,打造成果转化与创新应用平台。主要成果如下:

  1. 对地目标自动跟踪无人机平台

依托航天九院13所的研发成果“对地目标自动跟踪无人机平台”源自**品质,基于天地一体化控制平台,具备长航时、大距离的飞行空间;采用自主飞控算法,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实现高清视频天地传输、目标自动锁定与跟踪,可广泛应用到救援救灾、交通监测与管制等重要应用场合。






  1. 先进制造研发平台

依托固高集团的研发成果“先进制造研发平台”,集运动控制、智能机器人、物联网、视觉处理等人工智能元素,整合自动控制、优化算法、网络、协同运作于一体,打造产学研综合平台。

  1. 多轴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

依托深圳越疆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成果“多轴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以自动化专业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为契机,根据“智能、先进、机器人”原则,设计完成面向本科生机器人教学应用平台,可完成3D打印、激光雕刻、搬运、书法绘图等操作;同时采用总线,实现多智能机器人的协同运行,可定制产线。


六、团队活动

1. 人工智能及智能机器人技术大会

20231011日,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李媛媛教授受邀参加“江西省数字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并获聘江西省数字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

2.国外知名大学访学

2018-2019李媛媛副教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交流与学习,加强与国际相关领域合作。

3.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座和科研指导

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学术交流和项目制等途径,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形成专兼结合、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增强学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